引言
自从高一时接触OneNote,我便开始了笔记之旅。从课程笔记到阅读记录,从碎片阅读的剪藏到定期的月回顾和年回顾,洋洋洒洒地在OneNote里累积了许多。期间我也经历过,隔了三、四个月再去看当时的笔记而全然想不起任何一个名词含义的窘境,亦或者被OneNote的公式输入恶心到怀疑人生,以及惨烈的同步错误。这一路最大的怀疑,也是被知乎各个关于笔记问题下的大V所振振有词地质疑,记笔记到底有没有用?
#[[Realization Notes]] 笔记最重要的是记录,然后保持宏观上的连续;无论笔记形式,主观和当下的感受并不能决定一款工具的效果。工具除了提高效率这一个属性外,其实还是玩具。 宏观上的连续:只有量变才能看到质变?
我曾经历过这样的一段时间——痴迷于寻找各种不同的笔记软件和体系。传统的Evernote下了又删、Bear因为太过简洁而用了两周就卸载、数据库式的Notion一直犹犹豫豫要不要迁移、打开OneNote又嫌弃过于笨重。每一次转到一个新平台就像搬家,耗费大量的时间将自己的笔记适配那个软件的格式,而很快,又进行下一次转移。 短时间内反复地迁移和转换让我内心浮躁,就连坐在书桌前都在想这款软件有哪些优缺点、我又该如何在价格和功能中做抉择。坦白而言,频繁换软件确实有令人上瘾的新鲜感,现如今大多数软件都具有的简洁而优美的UI,这一切都让我无法自拔。
此时的笔记真正成为了效率的拖累。
反观最初稳定的时候,即便是在(臃肿)古老如OneNote的笔记软件里,每天花五六分钟写些矫情的日记都能从里面总结出三言两语关于低效率的原因。不需要花里胡哨的双括号和繁多的标签,也不需要任何css主题定制与JS插件,那时稳定地记录,持续性地总结和反思,反而成为了最长久的也最有用的笔记。
也许就像张玉新老师所说的:无论笔记形式,最重要的首先是记下来。
工具与效率的收益比:记笔记让你快乐吗?
在我Forest里的时间分配,一周有将近有50%的时间花在了与笔记相处之上——由此可见,我有多喜欢记笔记。倘若我学会怎么记录电脑软件的使用时间,那么Roam Research的占比应该也是惊人的。 在事物之间寻找联系,抽象成概念,亦或者抒发点无病呻吟的情感,在一个流畅的笔记系统中,这些令我着迷。也许于你而言也是一样的,熵减永远是件快乐的事。将注意力从效率上移开,从娱乐的角度去看记笔记这个行为。也许你也会恍然发现,它也承载了我们的娱乐价值——只要快乐足够,少点效率又何妨?
软件的价值:你的主观感受准确吗?
在前面提到的那段频繁切换软件使用的日子里,我总是在不停地用主观感受衡量笔记软件的价值。然而我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主观和当下的感受并不能决定一个事物对你的真正的影响。就像Tiago Forte可以使用Evernote创造出Building a Second Brain这样热门的知识管理课程,Joel Chan也可以使用Roam Research来进行他的学术写作,亦或者如同Ali Abdaal,在Notion与Roam Research中来回跳转,然后达到了每周2w美金的收入水平。
当下对软件的感受似乎并不能决定这款软件我适合与否,而是应该从外界反馈来察觉它对我的真实影响。比如我说Roam Research提升了我的效率,这个效率提升不应该是我的主观感受,而是需要从客观因素来观察。例如我成绩有没有提升,我的学习效率有没有变高,深度工作的程度有没有保持。如果没有,那么这款笔记软件对我的影响其实只是微观的,还不足以构成宏观层面(长时间的)的影响。
总结
就像没有减肥药能让你一吃就瘦,也没有任何一款笔记工具可以帮你在这个信息肥胖的时代里迅速“瘦身”。所以,若是你与我一样是一个笔记爱好者,那么请不要忘记于我们而言,笔记最重要的另一个属性:玩具。
参考与启发
我记故我在:数据化时代的自我管理 - 少数派 善用佳软/张玉新:变与不变——双链笔记对知识管理的影响